(二广高速湾岛大桥)
2014年的最后一天,二广高速正式通车,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结束没有高速通过的历史。
而在此三个月前的2014年9月27日,乐广高速正式通车,结束了清远东部的英德市没有高速的历史。
广乐高速、二广高速相继开通,清远提前一年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目标,对外交通大动脉全面打开。
作为构建清远“五纵三横”交通网的重头戏,二广高速的通车大大缩短了连山与市区、珠三角时空距离。从县城出发3小时可达广州,2小时达佛山,连山融入珠三角两小时生活圈,旅游发展迎来“高速时代”。“有了这条路,家乡人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连山市民李先生说。二广高速开通后,连山的农副产品迎来了更广阔的市场。大货车从连山出发到广州,不仅比过去缩短1.5—2小时,还可以大幅度减少农副产品的损坏程度。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特别是省内兴起了自驾游热潮,地处粤北山区的清远市成为周末和“黄金周”旅游的热点城市。更为重要的是,乐广、广清、二广等多条高速交通大动脉经过清远市管辖范围内,国省道成为了诸多外地车辆进入、经过的必经之地,路修的好不好,“毛细血管”通道是否顺畅,将直接影响清远的城市内外形象。清远在发展高速大动脉的同时,打通国省道毛细血管可谓相当重要。
1 清远交通网络渐成规模
前几年,清远受水泥、陶瓷等资源型产业和超载超重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清远国省道公路路面路况差、路网整体水平不高。为改变全市“出省、出市道路基本无一完整好路”的现状,我市三年前开始对国省道进行改造。“我刚来清远的时候就暗自下了决心,5年任期内把所有国省道次差路全部改造。”前市长江凌曾在多个场合中表示了对改造国省道的决心。
痛定思痛,我市化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各级力量,创新建设模式,仅2013年一年就将全市21条烂路修复了16条。曾经烂到惊动省纪委被喻为清远“烂路”“双子星”的英坑二级公路和连怡一级公路大修在去年全面完工。列入市政府2014年十件民生实事首项的18个路面改造项目,大部分已经完工。今年全市剩余9条国省道改造在上半年完工后,清远将与烂路历史说再见,清远的交通脉络已越发顺畅。
随着高速公路大动脉的不断畅通,清远在国省道改造时也做到了主动与高速公路对接。高速公路作为主干道,只有与国道、省道、县道很好地对接,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效益。清远在维修这些路面的同时,科学地预留了相关出口,让‘大动脉’和‘毛细血管’都通畅起来,真正实现大交通、大发展,使高速公路带动效应发挥到最大。
实施大交通,建设桥头堡,南融实现广清同城,北拓穿越泛珠三角。到2020年,清远将逐步建成总里程超1100公里、总投资规模超1000亿元的“五纵三横”高速公路网;现有1600多公里的国省道路面,有2?3的路面重新大修一遍,还有已开通的武广高铁和即将于2017年计划开通的广清城轨交通,在“十二五”期内,打造清远立体交通升级版将实现。
清远打造立体交通升级版的步伐正在加快,广清城轨在去年进度较快,清远段已完成所有拆迁,桥墩上已经上梁,该项目2015年将在2014年控制性先行工程已动工建设基础上全线施工。
在加紧打通对外交通同时,清远还通过扩容提质机遇,新建和升级市区、连州、英德中心城区一批市政道路,打通各地交通内循环,在大交通上做到内外循环的格局。
去年,燕湖新城完成详规和专项规划13项,完成征地1.2万多亩,启动76项道路和房建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1.4亿元。市中心区民安路、峡山西路、站前东路等24项工程基本完工;北江东路、人民东路、凤翔北路、清晖北路、黄腾峡大道等城市骨架路网进展顺利,可望年内完成;凤凰安置区等3个村民安置区全面动工;北江五桥完成投资1.5亿元,北江四桥动工建设。英德东岸新城完成征地1500多亩,完成投资1.5亿元,杨万里大道、滨江东路等项目加快建设。连州城西新区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兴连大道绿化亮化、南门大道西等工程已基本完成。
一年星移斗转,一年弹指一挥。数千名清远交通建设者苦战一年,修高速、建桥梁、筑公路,如今的清远已是粤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为骨架,县、乡、村道等为支架的完整交通网络,呈现出“四通八达”的繁荣景象。
事实上,自2003年以来,清远实施“建设大交通、促进大发展”战略,初步形成连接珠三角的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为清远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用“交通改变清远”来说明公路交通建设对清远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实不为过。不难看出,随着公路交通的逐步完善,清远与全国甚至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
佛清从、汕昆、汕湛、广清和清连连接线等新一批高速将在今年动工“十三五”时期全市将形成以“五纵三横”高速公路网,京广铁路、武广高铁、广清城轨轨道交通网,千吨级北江航道网为主骨架,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武广高铁清远站、城南客运站为主枢纽,水、陆、空并存的四通八达的立体化大交通网络,由市政路和国省道构成的“内循环”将与高铁、城轨、高速路网等“外循环”无缝衔接,迈出引领城市蝶变的矫健步伐。
2 二广高速通车,清远实现县县通高速
去年最后一天,对于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鹤洞村村民来说最大的新年礼物就是二广高速通车了,村里的大肉姜再也不怕放到烂掉卖不出去,村民们从村里出发2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广州。
对于这份新年大礼包,看着村前二广高速高架桥上川流不息的车辆时,村民老杨想起了当年如何把二广高速“抢”回来。按照二广高速原方案(即寨岗方案),只“路过”连山,并不经过县城和主要乡镇。如何让二广高速在连山“拐个弯”、让少数民族地区腾飞?包括时任两届全国人大代表、连山福堂镇鹤洞村村委副书记杨月梅在内的连山人全部开动了脑筋。
在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杨月梅和省里几位人大代表联名给中央领导写信,希望二广高速经过连山,为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福祉。他们的建议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之后,她又致信广东省领导,希望二广高速绕经连山并早日动工。2010年底,二广高速终于顺利动工。
对于“抢”回来的二广,连山人民是用感恩的心支持高速建设的。福堂镇有个搬迁户,户主叫华平,那天,他家的自来水管给二广高速施工的铲车铲坏了,多处爆裂,指挥部驻镇工作组干部叫他自己买材料把水管修好,然后拿发票到镇政府报销。买材料时他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给商店的老板听,店老板听后就说,这事好事啊,我给你开个大数目,你拿去报,政府的钱,不拿白不拿。
华平想都没想就说,是多少就写多少,拿没来由的钱我晚上睡不踏实。华平拿着600多元的发票找到镇长,镇长有些不相信,问他,就这么多?他说,全都在这里了。镇长感动地对身边的同事说:“真是个老实人,要是换个有私心的,没三两千下不了台。”镇长随即交待财会人员,给华平加300元人工费。华平只要100元,说,“政府也不富裕,攒着钱修路吧。”镇里的干部听说了华平的事,都十分感动。要知道,他可是县里的重点扶贫户,他新建的房子因缺钱楼梯间还没盖顶。
“路通财通”,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改革开放几十年了,连山的经济发展,连山各族人民的生活仍停留在“欠发达”水平,不就是因为路吗?全县人民都清楚,修好路是推动连山经济发展,建设幸福连山的重要保证。山区群众不懂得许多大道理,他们要的是实在。什么是实在?在他们眼里,出行方便,物流畅通,田地里产出的东西能卖个好价钱就是实在;有人来家乡投资,能在家门口就业,不用出远门打工也能挣钱就是实在。修筑二广高速公路不就是为了实现他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吗?这种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事他们能不支持吗?拆一间旧房子,还一间新房子,划算,支持;临时租用地,给钱,不亏,支持。现代农民不再鼠目寸光,他们把日子想得很长:路通了,赚钱的路子就多了。到那时,或许村民还能把房子装修得漂漂亮亮的。
二广高速通车后,我市将同时形成南北和东西向两条出省主通道,连接周边广贺、永蓝、清连、汕昆等四条高速公路,实现粤湘桂三省无障碍高速连通,成为连州、连山、连南、怀集等地和湖南西南、广西东北地区通往珠三角西部最便捷的高速公路通道,并大幅节约行程时间。
二广高速的带动效应正在扩大,市委书记葛长伟在今年全市推进高速公路会议上说:“二广开通后第一个元旦小长假,连南、连山县城多了多少外来车辆,这个高速拉动效应大家有目共睹”。
如今有了二广高速做后盾,连山也拉开了农业种植的全新规划。未来,连山计划借着便利的交通,引进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将特色农产品做成订单农业,进行统一包装销售,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二广高速把连山生态绿色的一面展现给珠三角足球外围平台人认识。
同样得益于交通的还有连山的旅游业,特别是该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压抑多年的旅游业将得到空前的开发。二广高速建成通车让连山的旅游发生跨越式的发展,使连山融入珠三角3小时经济生活圈和广西桂林、湖南长沙半天旅游发展圈,将有效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对于我市南部交通完善的地区而言,增加一条高速公路可能是锦上添花,但对于没有高速公路的连山来说,苦于受制于交通,旅游、农产品一直养在深闺无人识,这就不仅仅是一条路,而是脱贫致富的希望,是致富大道。
3 乐广高速:推动英德产业转型升级
去年,我市另一个结束不通高速的地区是英德,乐广高速的通车让英德民众有了通往珠三角的“新走廊”,进一步加快珠三角向粤北山区的产业转移,对带动粤北山区,特别是沿线欠发达县、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以往,京珠高速离英德市区40公里,乐广高速的开通才能让英德真正意义上实现通高速。高速通车之后将明显缩短了英德通往珠三角各城市和内地省份的距离。“以前到白云机场要1个半小时,通车后1小时都用不了﹔原来去湖南、湖北等地方要拐弯到京珠高速,现在到长沙、武汉起码缩短1小时车程。”英德市民周先生告诉记者。乐广高速的开通给英德和顺德的产业经济合作区带来好消息。如今,这里1亩的地价已从前几年的5万元涨到20万元,对入驻企业的要求也提高了,从以前饥不择食,到现在投资强度从以前的60万?亩提高到200万?亩,而且对进驻企业能耗、排污等指标有严格限制。
路通之后带来的区位优势和沟通交流的日渐频繁正是有效加快和推动英德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从企业角度将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据沿线企业粗略统计,通车后1吨产品的物流成本将会降低20元—30元,这对于企业提高效率意义重大。且过去由于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导致的上下游产业很多配套型企业难以进驻的困难也将迎刃而解。
乐广高速开通还推进了英德的产业转型升级。由原来“两水一矿”(水泥、水电、矿产)资源型和耗能型为主的产业向“两电一机”(电子、电气、机械装备制造)等精品型乃至新材料、新能源的产业转型。
用乐广高速公司相关负责人的话来形容:“乐广高速好像就是为英德而建,英德有了乐广高速后会变得不一样”。
二广和乐广的通车只是我市近年来打通外循环的缩影。自“十二五”以来,清远全力打造“五纵三横”高速公路网,构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随着境内多条高速通车,“五纵三横”除了连佛高速尚未动工外,其余均已通车。三横在今年将全面动工。
经过“十三五”期再发力,清远将在2020年基本建成总里程1166公里、总投资规模1000亿元的“五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并形成大市区环城高速公路,形成清远南融北拓大通道,高速公路密度将赶超珠三角,达到国外东京、巴黎都市圈的水平。届时,清远将有6条高速公路双向42个车道对接广州,全省10条出省高速公路通道通过清远的将有6条双向30个车道,将大幅拉近清远与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的时空距离,将形成环珠三角的粤北重要交通枢纽。
在建设高速过程中,我市征地走出了清远经验并在全省推广。征地干部每天加班加点,没有周末休息的概念,白天忙不完,晚上接着干,工作时间成了“5+2”“白+黑”;几乎每一个参与征地的人员都得过大大小小的病。
被问及征地的心得,参与过高速征地的老黄讲得很实在:“一定要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大家都没话说,工作就好推进,群众知道你没骗他。如果偏这个护那个,群众肯定信不过你,工作就没法干。”
征地工作离不开群众的支持,朴素的村民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很坚定。冲的是二广高速和乐广高速早日通车。多少年来,因为没有一条高速公路,沿线村民的木材、毛竹运输困难,去一趟省城要走大半天。高速路通了,他们的木材、毛竹将可以更顺畅地运往外界。
4 修补国省道:今年全市没烂路
清远并不远,1600多公里的国省道路网通达东西南北,使这里成为南融对接珠三角、北拓连接内陆腹地的“桥头堡”。然而,多年来由于资源型产业的开发、超限超载运输的破坏,导致清远境内国省道公路基本无一完整好路,“不怕清远佬,就怕清远路”的坊间流言就出自国道G106线佛冈段的“烂路”,这也成为很多外地人对清远糟糕路况的印象。“2012年6月,我刚当市公路局局长时,去省里开会很多人开玩笑叫我‘烂路局长’。”蔡旭东无奈地说,当年全市出省、出市道路基本无一好路。前几年,市领导带香港投资商走国道G106去佛冈考察,一个上午的考察中就有客商汽车出现爆胎,到了下午该客商以有事为由提前离开佛冈。别的客商虽然表面上觉得佛冈投资环境不错,但私底下交流还是认为等你清远把路修好了我们再来吧。蔡旭东向记者介绍前几年路烂对清远发展的影响。
面对各级政府改善民生的强烈愿望和人民群众“要走好路”的高涨要求,市政府提出“用两三年的时间消灭市域国省道近1000公里的“烂路”、“次差路”,全面打造国省道公路升级版。把‘烂路’建设成‘好路’,‘好路’整治成‘美路’,让‘出省、出市通道无一好路’成为历史”的工作新思路。
前市长江凌亦坦承“目前条件下,要把清远的次差路改造成为好路,难度非常大。一方面烂路太多了,改造量非常大。另一方面,手头上能够筹集的资金非常有限。”江凌说,尽管困难重重,但本届政府已将此作为任期内的一项重要工作。
2012年,国道G106佛冈南段成为了我市第一批国省道改造项目。2013年3月,国道G106线清远段(佛冈南)路面改造工程动工,当年12月完工,其间还因为洪灾耽误两个月,速度之快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这个项目实行的是新BT模式,利润率本就不高,只有靠速度、管理出效益,拖的时间越久,企业的风险就越大。”该项目的施工单位广东晶通公路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贤说。
国省道的维修改造与高速公路不同,很难市场化筹集资金。以前各地维修国省道,主要靠中央和省的建设资金拨款,加上地方财政出一部分。由于上级资金拨付程序复杂,往往等资金到位,时间已经过去很久,而项目的成本也早已上升。
“如果继续‘等靠要’,不仅交通状况很难快速改善,而且还要额外付出足球外围平台成本。”市公路局局长蔡旭东说,正是在这种情景下清远创新了公路大修BT模式,“以时间换空间,以效率换效益”。
在这种模式下,施工单位要垫付资金,工程通过验收后,再从政府回收资金。蔡旭东告诉笔者,与传统模式不同,新BT不是以实物抵押,而是以中央、省及地方计划拨付的维修资金作为抵押,吸收民间资本加快建设。在降低工程成本、保证工程进度质量方面,与传统BT模式相比又进行了更为严苛的规定。
正是在创新中,欠发达地区清远的国省道改造才得以快速开展,而当前清远的交通建设模式甚至已作为样本在全省推广。
数字看变化
公路密度跃居粤东西北地区第一位
2014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完成投资86亿元,全年实际完成投资10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22%,其中高速公路完成74.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4,国省道完成15.05亿元。至2014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280公里,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3公里,占全省的9.6%。2012年全市高速通车里程344公里相比,去年新增高速通车里程259公里。
“十二五”以来,全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总额达310亿元,新增公路里程6943公里,全市等级公路总里程达到24833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29.33公里/百平方公里,跃居粤东西北地区第一位,全省第9位。2013-2017年全省高速公路计划建设项目69项、79个路段共5464公里,到2017年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140公里。其中我市有8项目、10个路段共808公里,占全省建设计划总里程的14.8%。预计至2020年,我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可达到1100公里,占全省的10.2%。
2015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完成投资42.65亿元,其中广清城际轨道交通计划投资8.36亿元,高速公路清远段计划投资17.55亿元,国省道完成7亿元,航道及码头工程完成2.5亿元,市重点项目及县乡农村公路完成7.24亿元。
公路部门在2013年完成市域16个、260公里、投资超13亿元的“烂路”改造项目“迎国检”的基础上,2014至2015年将筹资25亿元对覆盖市辖8个县(市、区)范围内的33个项目共633公里国省道“次差路”进行改造提升。实现用两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对占全省1/10里程的市域1600多公里的国省道中超过3/5的里程实施改造目标。
近5年来,每年我市向省交通厅争取到农村公路建设指标500-600公里,占全省指标的1/10。为加快我市北部地区新农村公路路面硬化改造工程的实施,有效缩短农村公路建设的南北差距,促进农村公路建设平衡发展,解决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